來源:四川省郵政工會 | 時間:2023-09-20 |
近日,走進位于通江縣的四川順和通米業的生產車間,一袋袋“郵政聯名款”通江大米在完成包裝工序后,被整齊碼放在貨架上等待轉運。與郵政合作以來,順和通米業通過郵樂系電商平臺與線下渠道的賦能,銷量連年上漲。
長期以來,通江縣郵政分公司積極發揮自身資源稟賦,以服務鄉村振興為發展主線,以覆蓋全域的三級物流體系為基礎支撐,以聯動政企的客貨郵融合為依托平臺,深耕“村社戶企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電商網絡連接城鄉,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全面融入地方產業發展與縣域經濟循環中,助力繪就山與城和諧交織的美好畫卷。
破題“黨建+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以來,巴中市通江縣郵政分公司響應政府號召,一批批郵政駐村干部從繁華反向奔赴艱苦,穿梭在鄉村曠野中,為鄉村全面決勝脫貧攻堅奔走。
“剛來的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吃住都在村委會辦公室?!痹谕ńh鐵佛鎮清溪村,駐村干部劉海兵回憶起2017年的場景依舊記憶深刻。
進村后,劉海兵引導清溪村村委一班人把關心群眾訴求作為加強基層黨建的著力點和落腳點,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建議,落實好民情懇談、群眾工作日等制度。
“劉書記,我們這里一到夏天就沒水,這幾天剛把秧栽了,好急人哦。”“不僅缺水,路也沒修通,三社跟四社現在都還是土路……”土地、道路、水源,是一方百姓安居的基礎。在挨家挨戶收集訴求的過程中,劉海兵深感責任重大,這也讓他下定決心改變清溪村的面貌。
5年來,通江郵政駐村干部接續奮斗,他們加大黨員產業示范帶動,深入村委黨小組開展“黨課大講堂”、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并結合當地特色,發展青花椒種植與水產養殖,累計下發扶持資金、物品與服務折合人民80余萬元;同時加強向上級黨委政府與各部門的請示匯報,申請用于改善基礎設施的項目資金。在政府、郵政與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村內道路全面硬化,嶄新的村委小樓拔地而起,脈絡一般的灌溉水渠通向農田。
“郵政的同志真的幫了我們大忙,以前這樣的生活我們想都不敢想?!贝逯Р繒浐渭t英自豪地說。
如今的清溪村水清山秀、移步見綠,高標準農田整齊排列,青花椒、柑橘等作物長勢良好,村容村貌整潔干凈。集體收入從不足5000元躍升至超5萬元,人均收入從0.4萬元邁上了1.12萬元臺階,1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
延伸“鄉村+鄉村振興”
鄉村是縣域最核心的支撐點和引領點。通江郵政不僅聚焦于對口幫扶村的脫貧攻堅,更在思考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為縣域鄉村振興提供基礎支撐。
近年來,通江郵政不斷創新探索,深化政企合作,積極推動快遞物流與鄉村客運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通。
盛夏時節,郵政小黃車駕駛員蒲愛民走進楊柏鎮龍池谷藍莓產業園,熟練地拿出紙箱、冰袋開始打包、裝運藍莓。
“產業園距離最近的楊柏鎮郵政快遞點車程有十多分鐘,我們以前都要自己開車,把產品運過去,來回至少半個小時,成本高。”該產業園負責人稱,現在有了郵政小黃車,不僅節省了運輸成本,也方便了鄉親們的日常出行。
由于藍莓以季節性采摘經濟為主,輻射半徑僅限于縣域內。今年,有了郵政“小黃車+站點”快速運送出村的助力,產業園線上銷售渠道得以徹底放開。同時,通江郵政還通過增加金融客戶藍莓采摘、親子游樂權益內容,開通園區郵政對公賬戶、發放268萬融資E貸款等方式,多方面融合產業園發展。2023年,園區藍莓訂單增幅達到10%,比去年多銷售了近2000件。
圖片郵政工作人員拜訪藍莓產業園負責人
以三級物流體系為主框架,以交商郵融合為牽引,連接鄉村與城市、鄉村與云端、鄉村與振興,是通江郵政服務鄉村振興的標準答案之一。
隨著通江縣“交商郵合作”與“郵快合作”的加速推進,通江縣縣域物流體系的短板不斷被補齊,越來越多的“金通郵快驛站”在偏遠鄉鎮設立,并通過通江獨有的郵政小黃車聯通各個關節,逐步實現城鄉均等化服務,有機連接起“鄉村+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
去年,通江郵政累計代投社會快遞公司快件69.21萬件;快遞進村量達178.21萬件。亮眼數據的背后是一整套覆蓋城鄉、貼近群眾的連接體系。
目前,通江縣已累計建成縣級寄遞共配中心1個、鎮級配送中心33個、村級站點324個,覆蓋率100%;增配通客通郵小黃車50輛,開通交郵融合線路168條,農村投遞汽車化段道68條,覆蓋率100%,全面完成縣域內“縣鎮有中心,鄉村有站點,運輸有車輛”的基礎搭建。
持續“產業+鄉村振興”
近年來,通江郵政深度融入縣域經濟發展,積極打造精準服務“村社戶企店”的惠農生態圈,在破解農業農村面臨的銷售難、融資難、物流難“三難”問題方面投入了大量探索實踐。
2022年以來,通江郵政通過線上打造“抖音+視頻號+郵樂系”傳媒矩陣,線下依托“村社+社區”“金融+非金融”“郵政客戶+社會公眾”宣傳路徑,逐步建立起了以村級站點、產業園、農合社為陣地的直播帶貨體系。2022年全年,通江郵政共參與助農直播帶貨182場,實現農產品銷售305萬元,農產品寄遞收入163萬元。
從鄉鎮市集到田間地頭,從自建直播團隊到引入三方團隊,通江郵政經歷了摸索前行的各個階段,每一次變化都源于持續向好的惠農服務。
除了借助直播達人的優質流量助農增收,通江郵政還在普惠金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農村電商等方面深度發力,全力打造產前“引水”、產后助銷的“一攬子”綜合服務。
“今年郵政為我們增加了67.57萬元的銷售額,對公賬戶、工資代發為我們解決了上下游流動資金周轉問題,惠農融資E貸款幫助我們增產擴產。”四川順和通米業負責人鄭光耀說,自2020年與郵政開展合作以來,四川順和通米業攜手郵政累計打造5個“萬單計劃”,不僅實現銷售額114萬元,還即將掛牌中郵惠農合作示范企業。
通過協同“金融+寄遞+渠道”,激活“支局+站點”,借力“線上+線下”,通江郵政的“土特產”文章脈絡逐漸清晰。今年以來,通江郵政累計發放惠農融資E貸款2350萬元,成功幫助16個農合社擴大產能;積極推進信用村建設,完成沙溪王坪村“75521”標準整村授信開發;235個農合社實現兩項及以上郵政惠農業務疊加,覆蓋率達8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