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国产精品网站永欲av,91网站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亚洲天堂网,黄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藏精阁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婷婷丁香狼人久久大香线蕉

創優爭先
評優選先勞動競賽素質工程

    惠農“豐收寶” 結出“幸福果”

    來源:四川省郵政工會時間:2022-07-17

      德陽地處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東北部,當地的木耳、耙耙柑、貴妃棗、大蒜、花椒等農產品種植業產值總量達244億元。德陽市郵政分公司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強服務、搭場景、建生態,豐富引流場景,做大金融變現流量,以豐收寶作為惠農工具,搭建起便捷、安全的資金結算場景,為服務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截至6月30日,德陽4縣2區全部參與“豐收寶”開發,參與試點網點數59個,占農村網點的78%,排全省第一位;發展收購商303戶,其中十萬以上收購商數量居全省首位;充值金額212萬元,交易金額201萬元。

      “生態圈”有了“新抓手”  

      “我們掙的一分一厘都是從這塊地里摳出來的,用了郵政的‘豐收寶’方便又快捷,到賬及時,再也不擔心收到假錢了。”旌陽區孝泉鎮伍會村的西瓜種植戶房榮開心地說道。以前,農戶收到現金后還要到銀行排隊存款,花時又費力。

      現在,德陽市分公司為收購商開通了“豐收寶”,農戶也綁定了專屬的“豐收碼”。有了郵政的“豐收寶”,只要掃一掃“豐收碼”,資金到賬,也不用跑到銀行存現金了,農戶豐收的喜悅來得更快、更真切,當地農戶紛紛為郵政豎起大拇指。

      “我們以‘豐收寶'優勢吸引收購商,引導農戶使用‘豐收寶'轉賬功能,通過這種方式增強了與收購商的粘性,同時提升了低效客戶資產。”什邡市郵政分公司服務鄉村振興專班負責人蘭秀樹談起“豐收寶”,信心滿滿。

      深耕農特客群,對于推動代理金融轉型,構建金融生態圈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通過切入由經營主體、收購商、中間人、農資供應商、勞務提供者等農特產業鏈參與者組成的資金鏈路和交易節點,圍繞農特經濟產生的資金流持續經營,搭建起全新的農產品收購結算場景。”德陽市分公司服務鄉村振興專班副主任黃順堯介紹道,“通過提供全環節的郵政服務,增強與農產品基地的粘性,最終實現金融變現,而‘豐收寶'則是變現的工具,既可量化惠農項目成效,又創造場景讓種養殖戶實現可持續性綁定。”

      精細畫像、精準開發、穿透管控、閉環資金,系統化推進客群經營,打造生態鏈、價值鏈,德陽市郵政分公司最終實現農特客群產能提升,找到了打造金融生態圈的“新抓手”。

      “新農人”有了“聚寶盆”  

      什邡市湔氐鎮被譽為“中國黃背木耳之鄉”,該地種植黃背木耳已長達30多年,年產量約2.5億袋,占全國黃背木耳產量的61.8%,年產值超過10億元。

      在湔氐鎮詩涵家庭農場的木耳種植大棚里,潮濕溫潤的空氣中透著一股木耳的清香,一袋袋菌包整齊地排列在架子上,一叢叢新生的木耳正從菌包的孔隙中探出頭來。農場負責人陳順和他的父親正忙著采摘木耳。

      “現在我們摘的是第二季木耳,個頭不算大。黃背木耳每年有三季,5月份第一季產出時,個頭大得多,產量也更大,”陳順笑著說。依靠種植黃背木耳,他養活了一大家人。“我今年34歲,我們家種植木耳也剛好34年,我對木耳種植有一種特別的情懷。年少時我到城里打拼,干過各種各樣的工作,最終我還是選擇回到家鄉,扛起父輩們的事業。”談起木耳種植,陳順瞬間打開了話匣子。

      陳順是一名踏實肯干的85后返鄉創業“新農人”。“作為年輕人,我喜歡嘗試新事物。在郵政組織的木耳收購商聯誼會上,我第一次接觸到‘豐收寶'。了解到‘豐收寶'的種種好處后,我馬上就申請辦理了。在賣木耳時,使用‘豐收寶'收款能夠實時到賬,給我帶來了很多便利。”

      有了“豐收寶”這個好工具,陳順在日常資金結算中有了更便捷的體驗,木耳生意也越做越紅火。現在,陳順經營的詩涵家庭農場已成為全鎮規模最大的木耳種植基地之一,種植面積達13畝,每年生產菌包14萬袋,年產黃背木耳干品約4.6萬斤,年銷售額約60萬元,帶動當地40余人就業增收。

      “郵政的服務很周到,我們一家人都非常相信郵政。上周郵政搞了一場線上直播,把我們家的黃背木耳作為直播特銷農品推廣,一場直播下來,上架的木耳不一會兒就搶購一空,太驚喜了!接下來,我打算把木耳放到郵政的郵樂小店賣。”陳順表示,現在木耳生意越來越好,希望在銷售、寄遞、保險等方面也能和郵政合作。

      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像陳順這樣的“新農人”還有很多,他們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也是郵政惠農合作服務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小老板”有了“好法寶”  

      “叮鈴鈴......”電話鈴聲急促地響起。正在吃午飯的張金輝放下碗筷,拿起了電話。“喂,小張啊,我是你董姐。下午你過來一趟,我們商量一下我另外一家服裝廠工資代發的事情,你記得把合作協議書帶過來哈。”放下電話,張金輝匆匆吃完飯,把準備好的合作協議打印出來,開車趕往董姐的服裝廠。

      張金輝是中江縣玉興鎮郵政支局的一名90后年輕支局長。電話那頭的董姐是中江縣龍臺鎮百信服裝廠的老板董興瓊。4年前,張金輝在一次外出走訪拓客中與服裝廠老板董興瓊結識,周到的服務和過硬的專業能力,讓他擁有了董興瓊等一批長期忠實客戶。

      由于農村合作社和小規模鄉鎮企業的打工人群流動性大,相對于常規的工資代發,用“豐收寶”結算工資更加靈活便捷,中江縣郵政分公司的3個支局利用“豐收寶”結算的優勢,成功開發3家鄉鎮企業客戶,目前共計產生代發工資約123萬元。

      董興瓊的百信服裝廠有33名工人,每月通過“豐收寶”代發工資10余萬元。工資代發讓她嘗到了“豐收寶”結算的甜頭:“‘豐收寶'使用起來省時、省力、高效,免去了我現金取用不便、賬號易錯、微信額度有限、管理統計不便等很多煩惱。”

      廠里的員工也樂意用“豐收寶”給她們付工資,收款更安全快捷,轉存提現都很方便。她還在郵政為廠里的員工買了保險,逢年過節給員工的禮物也都從郵政那里購買。

      郵政的服務貼心和專業,讓董興瓊很放心。她又將把另一家服裝廠的工資代發交給郵政,未來將進一步加深與郵政的合作。

      像董興瓊這樣嘗到“豐收寶”結算甜頭的小老板,還有什邡市湔氐鎮的木耳收購商陳維芳。

      從事木耳收購30多年的陳維芳,每到木耳產出季,她的店鋪就熱鬧非凡,每天上午10點開始,周邊的農戶從四面八方涌來,將自家曬干的木耳拿到她這里來賣。

      “付現錢找零挺麻煩的,很多農戶不愿意。郵政的小黃給我推薦的‘豐收寶'解決了我一個大難題。”說話間,陳維芳逐一掃描農戶的收款二維碼——豐收碼,不一會兒就給每一位農戶付清了款。現在,陳維芳已經習慣了這種掃碼付款方式,不用再為提現而煩惱,對賬也更加簡單方便。

      如今,湔氐鎮已經有20多位像陳維芳這樣的商戶辦理了“豐收寶”,100多位農戶有了自己的“豐收碼”。“豐收寶+豐收碼”的結算模式也得到廣大商戶和農戶的普遍認可,成為湔氐鎮木耳市場結算的新方式。

      惠農“豐收寶”已開出“致富花”,結出“幸福果”。德陽市分公司將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立足解決客戶的堵點、痛點,通過搭建智慧場景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生活場景,實現數字經濟與數字金融互聯互通,以更便捷、更專業的個性化服務聚客、獲客、活客、蓄客、黏客,同時為寄遞、農村電商、保險等多業務融合發展打開閘門,使服務鄉村振興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