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省郵政工會 | 時間:2022-02-28 |
2月17日,寒風裹挾冰雪覆蓋了巴中市通江縣空山鎮,大地銀裝素裹。終年云蒸霞蔚、景色迷人的"空山天盆"在通江聞名遐邇,但距離縣城106公里的車程也讓空山成了通江郵政的最末梢。
帽子、口罩、工作服、包裹信件、面包車,一切收拾妥當之后,空山代辦所投遞員何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氣溫太低,何俊打火幾次以后,面包車才緩慢行駛在布滿暗冰的公路上。
今天,何俊要去空山鎮的五個村子投遞郵件。
在以前,收寄快遞只能在城鎮里才能享受的到,但現在通過郵政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每個村子都實現了快遞進村。“特別滿意!”是空山鎮鳳凰村老鄉在收到快遞以后對何俊的評價。
何俊說,每天早上七八點趕著出門,這幾天每天兩百多件的快遞要忙到天黑才能回來。
一杯熱水,幾句家常以后,何俊頂著風雪趕往下一個村子,這一程又是十幾公里。雪后的鄉村,幾處低矮的小屋顯得溫馨靜謐。
這樣的路,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春去秋來,來來回回十幾公里的里程讓何俊記住了這條路上的每一個細節,略顯老舊的面包車和他身上的郵政制服在雪后的鄉野上格外鮮艷,那一抹郵政綠,是光影也是使命。
2012年,何俊回到家鄉當起了郵政代辦員。在談及為什么堅持干下來時,何俊一臉正色,這份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老鄉收到快遞后的笑臉,我也很高興,國家還有很多像空山這樣偏遠的地方,每個地方都需要我這樣的人。
10年來,他始終保持“零差評”,但也遇到過讓人頭疼的“死信”,地址、聯系信息不詳,投遞難度很大。但每次何俊都讓“死信”盡最大可能“復活”,拿著“死信”他滿村滿村地到處問,這里村子的情況他都很熟悉,到他手里的“死信”退回的很少。
天色漸晚,何俊投遞完最后一個包裹,回到了家里。推開門,一桌熱飯已經備好,他接過妻子遞來的熱毛巾,搓了搓凍得發紅的手,準備吃飯。這幾年白天的時間幾乎都在路上,陪伴家人的時間屈指可數,妻子在之前也跟他吵過好幾次,日子長了,妻子漸漸理解了他。想到這些,他心里略感愧疚,但他也明白,家里需要他,國家也需要他。
吃完飯,已是萬家燈火,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何俊和家人簇擁在爐火前聊著天,那件快被雪水濡濕的郵政制服被他晾在里屋,在爐火的炙烤下,熱氣氤氳。
對大多數人來說,新春的雪是新奇、喜悅和收獲,對郵政人來說卻不盡于此。風雪漫天、雪后泥濘、道路暗冰,都使郵件送達變得更加艱難。然而,他們沒有畏懼、也未退縮,依然堅守一線,風雪儼然成為他們熟識多年的朋友。
嚴寒中,郵車碾過一道道轍印,投遞員額頭沁出一絲絲熱汗,繪就了最迷人的雪景,溫暖了人們的心,這就是郵政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