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濤 | 來源:重慶市郵政工會 | 時間:2021-12-07 |
如何打造會展經濟?如何打響“渝郵傳媒”品牌,持續搭建會展平臺?如何借力“政務+郵政”平臺,深化與黨政機關部門之間的聯系?自“渝郵傳媒”品牌號角吹響以來,巴南片區分公司積極推動“一個品牌、兩個體系”建設,融入地方經濟,總結2020年菊花展活動參與經驗,繼續參與地方菊花展布置和形象宣傳活動,上下齊心公關,練就“繡花功”,成功打響“渝郵傳媒”品牌第一槍。截至11月22日,僅此單一項目,巴南片區分公司實現會展收入70萬余元,并得到區級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和表揚。
提前布置,立下“軍令狀”
時間回到2020年,重慶市第24屆菊花藝術展在巴南區舉辦,這是首次在市屬公園以外區縣舉辦的菊花展,展示面積約1.22萬平方米,總體觀覽面積近3萬平方米。巴南片區分公司通過“政務+郵政”服務,第一次參與地方政府主導的大型會展活動,斬獲收入100萬元。初顯身手,就嘗到甜頭,這讓巴驛文化傳媒團隊備受鼓舞。
今年3月,巴南區成立重慶市第25屆菊花藝術展(以下簡稱“菊花展”)組委會辦公室,區委書記任組委會主任,區委區政府為主辦單位,城市管理局、文旅委、商委等6個單位為承辦單位,區委宣傳部、經信委、區相關平臺公司、鎮街政府等27個單位為協辦單位。活動資金采取“社會支持一點、財政補貼一點、單位自籌一點”的辦法籌措。
作為2021年傳媒工作轉型的“重頭戲”,菊花展對于進一步加深政府與郵政的深層次合作,至關重要。“不要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意識,尤其是要重點思考傳媒業務的轉型發展,提前謀劃、繼續參與菊花展!”6月,片區分公司總經理王勇發出指令。
7月,巴南片區分公司正式啟動菊花展項目,由分管領導牽頭,巴驛文化傳媒團隊成立菊花展專項工作組,分別由開發、設計、營銷等人員組成。同時出臺《2021年客戶經理經營項目實施方案》,鼓勵廣告傳媒營銷團隊積極參與項目開發。在去年良好口碑和品牌效應作用下,項目啟動后,工作組通過走訪對接相關單位,到9月底,已與巴洲文旅等4家單位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并根據客戶單位需求,拿出相應設計方案初稿。
好事多磨,巧打“主動仗”
正當一切正在按部就班的準備中時,10月初,負責項目對接人員突然接到巴洲文旅來電,“非常抱歉,我們接到區菊花展組委會的通知,近期由于受到部分省市疫情加重的影響,經綜合考慮,巴南區決定今年取消搞菊花展,我們不再組織布展。”與此同時,其他客戶單位也打來類似電話。
突如其來的消息,打亂了整個團隊的節奏和安排。難道前期跟進了3個多月,精心準備的項目就這樣付諸東流?正值國慶放假期,巴驛文化傳媒團隊立即組織項目組成員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措施,是放棄項目尋找替代,還是創新項目深化服務?團隊成員頭腦風暴,大家一致表示,既然立下了軍令狀,哪怕有一絲希望都不要放棄,會展市場不能丟。
于是,團隊分組行動,對已形成合作意向的單位逐一走訪,了解政策變化后的動向。功夫不負有心人,來自不同單位的信息逐漸匯集:區政府取消統一的大規模菊花展,但通過活動拉動旅游消費內循環的需求仍然存在,故改為“金秋菊花季”活動,只是不再組織各單位布展;各單位仍然有借助區域性菊花布置,提升單位形象的需求;通過前期溝通和走訪,各單位對“渝郵傳媒”品牌有了一定認知,對前期設計方案初稿總體認可,同時也感受到郵政合作誠意,但需要單位自籌宣傳經費,故要降低經費預算。
提質增效,練好“繡花功”
客戶的需求在哪里,郵政服務和市場就在哪里。巴驛文化傳媒團隊重新定位,對前期設計方案進行調整,推出菊花布置和形象宣傳方案,在不降低視覺效果和宣傳品質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客戶經費預算,同時,更加突出各單位的形象宣傳。
當重慶公路物流基地領導拿到修改后的宣傳方案后,連連稱贊:“這個宣傳方案好,游客一看到這個布置就想到我們物流基地!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就這樣,宣傳方案在重慶公路物流基地破冰。消息傳開后,巴驛文化傳媒團隊陸續接到重慶國際生物城、木洞文旅等單位主動打來的電話,同意由郵政承辦菊花展的設計和布置。截至11月22日,已與重慶公路物流基地,重慶國際生物城和木洞文旅三個單位完成合同簽訂,進入制作施工階段。
通過參與地方菊花布置和形象宣傳活動,上下齊心公關,雖然成功提升了“渝郵傳媒”品牌在巴南的知名度,但在多次跟蹤走訪調研后,巴驛文化傳媒團隊也看到了自身業務發展的瓶頸:團隊設計策劃能力不足;“渝郵傳媒”品牌需要加大宣傳力度;項目開發單一,聯動開發能力不足……
沒有繡花功,哪得大手筆。為形成核心競爭力,實現“渝郵傳媒”的長遠發展,巴南片區分公司同步升級了傳媒展示中心,與6家廣告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通過借助外部設計團隊力量,主動向區文旅委匯報“巴巴虎”系列文創產品的設計思路,目前已經達成文創產品的初步合作意向。
“‘渝郵傳媒’是巴南片區傳媒業務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們將在媒體廣告、會展策劃、文創設計等方面繼續完善,努力打造媒體品牌和推廣平臺。”王勇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