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市郵政工會 | 時間:2021-08-06 |
石柱縣分公司以打造行業標桿、成為全市最佳為目標,主動引領和支撐農村電商工作,著力構建覆蓋城鄉、輻射全國的電商經營網絡,實現“資源變現”,為農村電商發展注入強大活力。一季度,自營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幅862.69%,線上零售交易規模列全市第1位,同比增幅214.69%。
以政策規劃為導向,強化支撐保障。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制定“需求引領、供給創新、目標帶動、強化支撐”的總體思路和構建“1+N”的電商綜合服務體系。二是積極融入地方電商發展。實施“縣級統籌、鄉鎮聯動、站點實施”運營模式,強化郵樂平臺線上和線下資源銷售聯動發展,將郵政電商工作納入到全縣電商扶貧重點單位給予支持和政策傾斜。
以郵樂平臺為核心,構建電商產業服務鏈。一是產銷對接。與中益鄉、西沱鎮、三河鎮等鹽竹筍、蜜柚、藍莓、枇杷、脆紅李等10余個產業基地對接,建立“郵政+農村電商+農民”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基地產品銷售70余萬元。二是上品提量。與本土品牌展開合作,將老川江牛肉干、譚妹子紅辣椒等26個品牌200余款特色農產品引入郵樂平臺,為農特產品進城搭建了“電商快車”。三是搭建多網銷平臺。與淘寶、抖音、拼多多、強國商城、石柱生活網等平臺進行對接,暢通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農特產品銷售50余萬元。四是提速增效。整合電商物流配送服務體系,開通“極速鮮”、基地電商物流配送專線和6條郵運線路,基本實現了“1+T”“T+1”物流配送時限目標,極大提升了客戶體驗度。
以品牌創建為引領,促進農業“接二連三”。一是打造爆品。先后培育脆紅李、蜜柚、鹽竹筍等“一月一品”、“一村一品”爆款產品。二是打造名品。積極培育三河鎮百香果、悅崍鎮土家詩院大米等深加工產品,真正實現了“田間”變“車間”、“山貨”變“網貨”。三是打造網紅品。借助郵樂網、拼多多、天貓等平臺,吸粉增流,把三河鎮百香果、魚池鎮蓮藕等山貨打造成為網紅暢銷產品。
以文化旅游融合為依托,強化增收增智。一是積極培育電商人才。由“輸血”變“造血”,強化農村電商從業人員、電商站點人員、貧困戶、產業基地帶頭人的培訓和培育,帶動農村產業發展。二是強化社會媒體宣傳。本地電視臺、重慶衛視、華龍網、新華社等媒體,對石柱郵政農村電商物流、基地銷售、直播帶貨等進行了廣泛報道。新華社報道中“從枝頭到舌頭”,及客戶口碑中“早上村上春樹,晚上山口百惠”是石柱郵政開展農村電商“極速鮮”的真實寫照。三是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利用老黨員馬培清的民房成功打造華溪村主題郵局,將黨建文化、扶貧文化、土家文化以及華溪村農特產品等作集聚,通過45天試運行實現銷售額4.5萬元,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華龍網以及外國媒體等先后作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