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郵政工會 | 時間:2020-07-22 |
在北京內城西部,有這么一條老街,被老舍先生稱為“最美大街”,在這條街上,便匯集了皇家經(jīng)典文化景點、中外宗教文化景點、民俗風情文化景點和名人故居文化景點。對旅游者而言,可謂是“逛一條街,走一座城”“一街十景”看盡北京700年,它就是阜景文化街。
北京阜景文化街,西起阜成門,東至景山西街,由阜成門內大街、西安門大街、文津街和景山前街四條街銜接而成。文化街形成于元代,歷經(jīng)明、清、民國,延續(xù)至今,橫貫首都朝阜干線的西段,全長3.8公里。這條街上匯聚了北京魯迅舊居、妙應寺及白塔、歷代帝王廟、廣濟寺、萬松老人塔、西什庫教堂、北平圖書館舊址、北海及團城、大高玄殿和景山等多處歷史文物保護單位,一街十景,從元代建都到近代的七百余年間的皇城宮闕、經(jīng)典園林、三朝古剎、西洋教堂、博物館所、名人故居等應有盡有。
與古都地位相配,在這條街的中段,坐落著一家京城郵局里的“老字號”——北京西四郵政支局。
說到這家郵局的“老”,可要追溯到上個世紀了。《北京志·郵政志》中記載,“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大清郵政)設西四牌樓支局、騾馬市支局。”可見,始建于1901年的“西四牌樓支局”是大清郵政在北京最早設立的第首批郵政支局之一。記敘中說,該郵局當時設在“羊市大街路南”,現(xiàn)西四十字路口西南位置。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西四支局編號為7支局并遷移至西四南大街16號。1981年全國推行郵政編碼,西四郵電局調整為34支局。當年的西四郵局只是幾間平房,前面是不大的營業(yè)廳,后面院子是投遞部。
如今的西四郵政支局坐落在西四十字路口的東南角,在北京如火如荼的建設大潮中,西四郵政支局幾經(jīng)翻修,已經(jīng)出落建成了一座三層拔地而起的敞亮局房。
建局最早,地處北京城市中心地段,西四郵局服務道界4平方公里,東起北海公園,西至西二環(huán)路,南到豐盛胡同,北至平安大街,轄區(qū)內除了國土資源部等大單位外,大都是居民百姓用郵。2014年年底,北京郵政在該局設立了祈福主題郵局,許是附近廣濟寺的護佑,西四郵局的業(yè)務便一直順風順水,更是成為郵人心中的風水寶地。
幾年來,該支局還負擔著全國政協(xié)、全國人大會議中心等會議駐地的服務任務,并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表揚。他們在在營業(yè)廳里開辟出“郵雅軒”,為集郵愛好者營造了交流的平臺。2018年8月28日,北京郵政又在這里設立了老北京胡同臨時郵局。
老北京胡同臨時郵局立足西城,面向全北京,通過各種活動、儀式、展覽、講座和各類郵政產(chǎn)品,如封、片、卡、戳等形式,寓教于樂,寓教于學,讓沉淀老北京胡同等歷史文化遺存鮮活起來、生動起來,為老北京胡同文化傳播做出首都郵政的貢獻。
走進郵局營業(yè)大廳,老北京胡同風格裝修的文化長廊吸引了許多郵迷及過客拍參觀、拍照。悠長的胡同,灰色的老院墻,加上西四地區(qū)周邊主要特色的胡同風光攝影作品展示,更是讓大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展臺內的老北京胡同微縮景觀從細節(jié)入手,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了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及生活狀態(tài)。
為配合胡同郵局的特色風格,西四郵政支局特別設置了三個老北京胡同文化專臺,銷售廣大游客喜愛的老北京傳統(tǒng)特色紀念品及封片卡冊等集郵產(chǎn)品。
自從祈福郵局和老北京胡同郵局開業(yè)以來,兩個主題郵局的郵政日戳備受集郵者青睞,而支局陸續(xù)推出的“福”字郵資機戳、二維碼“生肖祈福”系列郵資機戳、“春夏秋冬”郵資機戳和“最美阜景街”、“西四北八條”郵資機戳等,特別是“最美阜景街”系列郵資機宣傳戳,分別選取魯迅故居、白塔寺、歷代帝王廟、廣濟寺、中國地質博物館、萬松老人塔、北海公園、北海團城、景山等9處極具代表性歷史文化景點,設計中以城墻為統(tǒng)一邊框,表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經(jīng)濟交匯融合,七百年“最美阜景街” 郵資機全景展現(xiàn),深受周邊百姓和集郵愛好者歡迎。(北京郵政工會)
走進西四郵政支局,欣賞和加蓋這些美麗的郵資機戳;走出郵局,沿著這些戳記,一起行走最美阜景街,可以領略700年北京歷史文化、人文風情和北京郵政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