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徽省郵政工會 | 時間:2020-05-26 |
“請大家按照前后左右各一米的距離排好隊,等待進場檢查。”早上7點40分,在合肥郵區中心局蜀山場地的露天大院里,一位聲音清脆、扎著高馬尾的女職工拿著擴音器一邊維持現場秩序,一邊安排進場的作業人員接受防疫檢查。
她叫馬利,是郵件處理中心包轉班的一名現場監管。去年8月,她通過競聘上崗的方式進入包轉班,成為監管團隊的一員。她勤學好問、認真負責,很快就成長為監管團隊中的業務精英之一。作為為數不多的女性監管之一,馬利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彰顯出獨特的巾幗風采。
疫情初期,為確保網運生產的安全、有序,合肥郵區中心局對防疫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包括作業現場消毒,作業人員體溫測量,班前全面排查臨時人員的身份信息和來源地等措施都為我局抵御疫情筑起了堅固的高墻。而根據中心局疫情防控工作相關規定,身處一線的包轉班現場監管人員承擔著落實上述各項防疫措施的重要職責。郵件內部處理由于環節多、覆蓋區域廣、作業人員多一直是中心局抗疫的重點更是難點。關鍵時期,馬利主動請纓承擔需要與入場人員近距離接觸的測溫和身份信息核查工作。
此后的每一天,只要是她當班,她都會很早來到單位參與現場消毒,隨后帶著測溫儀到生產大廳入口,和其他監管一起配合完成入場作業人員體溫檢測和身份核查。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是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而馬利需要在作業人群中來回穿梭測體溫,每天與眾多陌生人近距離接觸是一項十分危險的工作。有同事直白地問道:“萬一遇到新冠肺炎患者,你就不怕被傳染嗎?”馬利說:“包裹快遞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在網運內部處理環節,外包作業人員流動性很大。我們監管人員是中心局抗疫防線的第一道閘,容不得絲毫的大意,對其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對企業負責,這時候‘怕’不是我們應該說的字。”她堅定的語氣透露出基層一線防疫人員的高度責任感。 在疫情影響下,網運生產持續高量。春節初期,她果斷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將兩個孩子托付給父母照顧,自己選擇回到單位和其他監管人員一起堅守在生產一線。隨著疫情的蔓延,合肥市公交陸續停運,地鐵運行時間也大幅調整,而馬利的家距離單位較遠,需要多次轉乘公交和地鐵,如何上下班成為擺在她面前的一道難題。
為了不耽誤工作,她毅然決定搬到離單位較近的朋友家租住。她這一住就是一個多月,期間僅僅回家三次。有同事開玩笑說她成了“拼命三娘”,馬利謙虛地說:“疫情就是命令,我做的都是份內工作。和深入疫區的醫護人員相比,我的付出不足掛齒。”但當同事再問她:“你孩子那么小,這么久不回家,不想他嗎?孩子也想你啊!”此時的“女漢子”沉默了,眼睛里閃爍著晶瑩!在馬利看來,內部處理環節就是合肥郵區中心局抗擊疫情的主戰場,盡管她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上前線,但是能在后方為每一件防疫物資的安全及時發運提供保障,她也倍感欣慰。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郵件處理中心還有很多像彭章明、馬利這樣的“疫”中人,他們始終恪盡職守、默默奉獻,工作服是他們的戎裝,口罩和手套是他們的全部防護裝備。疫情期間,這些郵政人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是為了不違背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更是為了不辱沒“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