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松林 | 來源:湖北省郵政工會 | 時間:2020-04-29 |
4月28日,湖北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座談會在洪山禮堂召開,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董永祥宣讀表彰決定,表彰多個先進集體和多名先進個人。其中,江陵縣郵政分公司沙崗支局投遞員劉幫友榮獲2020年“湖北五一勞動獎章”。
辛勤汗水贏得社會認可
劉幫友同志1993年參加工作,先后在沙崗鎮政府當過通信員、村鎮建設環境保護站辦事員,2005年因單位改制下崗。下崗后于2006年加入郵政大家庭,在江陵縣郵政分公司沙崗支局任投遞員。因體驗過下崗后的艱辛,為了守住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從入職第一天起,他每天都是最早到網點,為新一天的工作做好準備,絲毫不敢懈怠,基本上每天從早上7點半忙到晚上8點多。他勤學苦練,刻苦地鉆研郵件排班、報刊分揀、業務發展等各項業務技能,主動學習國家的行業法律法規,熟練掌握郵件收寄知識;在業務發展上,他虛心向老員工請教報刊收訂技巧、儲蓄保險及農資分銷的業務發展要點,向營銷能手學習營銷經驗。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用戶群的增加,他也從當初什么也不懂的投遞員,成長為一位出色的營銷能手,成為當地大家都熟知的知名人物。在沙崗鎮,你隨便找個人問劉幫友,他可能不知道,但你一說“擺渡信使”,他都會豎起大拇指。
從沙崗鎮到劉幫友投遞的段道,每天要靠一條小船渡過一條三十米寬的白鷺湖,當地老百姓出門非常不方便,郵包里除了郵件外劉幫友每次也力所能及的幫助鄉親們帶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需要購買種子、農藥時也是劉幫友幫忙代購,慢慢的“擺渡信使”這個稱呼就成了他的代號。劉幫友在沙崗支局一干就是14個年頭,從最開始的摩托車投遞到現在的汽車投遞,從同事和領導口中的“小劉”變成了如今的“老劉”。十多年間,他從未曾換過電話號碼,客戶隨時能找到他;每年除春節網點歇業外,他全年幾乎無休,每天都在郵路上奔波著。十多年來,劉幫友共投遞報刊、信函近200多萬件,實現“零差錯”及“零投訴”。“我最大的愿望是每個郵件都能完好無損送到用戶手里,用戶滿意,就是我最大的快樂!有辛苦才能有回報,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回顧自己的就業經歷,劉幫友坦言,投遞員這份工作讓他找到了歸屬感。
工作中,劉幫友急客戶之所急,想用戶之所想,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因工作表現突出,劉幫友在2013年度被評為全省郵政“星級服務個人”;2014年度被評為全市郵政“郵路營銷能手”,2015年被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評為“五星投遞員”;2016年被評為江陵縣勞動模范、最美江陵人等稱號,同年被授予“湖北省郵政企業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18年被評為荊州市勞動模范,同年被評為“全國郵政系統先進個人”。
疫情期間擔當有為展風采
當新冠疫情爆發,劉幫友主動向單位和當地政府請戰,一直堅守在郵件投遞和防疫物資運輸鏈條的防疫一線,先后為政府跨縣轉運防疫物資4車次,運送近2噸防疫物質,根據當地防疫指揮部的安排,哪里有需要第一時間就出現在哪里。
2月4號上午,沙崗鎮人民政府收到防疫口罩8萬個(40箱),劉幫友迅速和另兩位志愿者將這批防疫物資送到指定地點;2月12號下午15點,接到防疫指揮部的命令,需要從郝穴鎮運輸60個防疫宣傳展牌到沙崗鎮人民政府,劉幫友不顧剛剛送完郵件的辛苦,趕赴郝穴鎮找到聯系人圓滿的完成此次任務。
每天在工作的同時,他利用郵車上的廣播做防疫宣傳,郵件送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防疫知識宣傳陣地。疫情期間他克服村組道路封閉、阻隔等投遞困難,在安全前提下將郵件投送妥當,截止3月15日當地復工生產,劉幫友疫情期間妥投郵件達1500余件,收寄郵件近300余件。同時,為保障群眾生活基本需求,劉幫友組織成立“劉幫友黨員先鋒隊”,負責沙崗鎮沙崗村200余戶居民的生活保障工作,他每天負責將采買的米面油和全村液化氣罐等生活物質,用肩扛用手提送到各家各戶的家中。當得知該村6戶貧困村民生活困難,他自掏腰包買米買油買菜送到貧困村民家中,保障他們的生活必需。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不管是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是在疫情爆發的關鍵時刻,劉幫友永遠不忘初心,時刻牢記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和本色,在本職崗位上盡心盡責,無私奉獻,把自己的青春歲月無私奉獻給了郵政事業。劉幫友每天充實而忙碌,他就如一面旗幟,在平凡的投遞崗位上將勞模精神迎風招展。